登录  
 加关注
查看详情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卡莎(Kasahelen)的博客

在码字煮诗、行走平仄中拜师结友。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实名袁红,已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。本人系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、四川达州诗协会员、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、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秘书长、网易《中国作家协会》圈子管理员、网易《中国作家》电子旬刊副总编、网易四圈联盟电子会刊《中国散文》创始人、网易《温馨港湾快家园》《中国旅游文学》等圈子首席圈主、几个网易圈子的圈主管理员、《四川文化网》网站编辑、曾担任成都市内部文学杂志《柴门艺苑》、《天府诗词》杂志执行副主编。我空间里有转载博文,也有我近四百篇的原创博文。若转载我的原创博文,请写明文章出处,否则追究版权。

登山日记(三)初次登山  

2010-06-25 11:35:21|  分类: 卡莎的散文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登山日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   卡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三)初次登山

2010年元月23日早上六点多,我带上食品和水,背上背包,积极地向登山队集合地点——青年广场赶去,去尝试那第一次登山的活动。

那天天气很寒冷,温度只有六度左右,早上天阴着,雾蒙蒙的,因为头天下了雨。我们的登山队员分乘坐两辆公交车,到达了大竹城西乡政府大门口。常队长召集了全体队员,讲了登山中的注意事项,告诉了大家当天要到达的目的地,强调了安全,我们就出发了。登山队的队旗迎着山风高高地飘扬起来,旗手举着队旗在前面引路,九十多个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跟着队旗朝着目的地走去。

当天,我们的目的地是大竹的最高峰——云顶。

我们沿着马路向西方向走了大约300,便踏上右边的的一条小马路,我们走着盘旋的小马路上坡了。看着路旁的小松树、不知名的灌木丛、地里的庄稼、田里的冬水,我们的心灵由在都市生活带来的烦恼和躁动下逐渐地平静下来。再欣赏这近处的田园风光,我们的心里开始充满着大自然给我们启示的向往。

一条小路出现在路的左边,跟着我们队的做向导的老队员,我们鱼贯的走上了小路,队长安排了人在小路口数着今天的人数。小路泥泞,小路弯弯,小路崎岖,小路艰险,小路把我们带向远方,它引领我们绕过了一座座小山,走过一个个院落,它昭示着我们朝着今天的目的地走去。

不一会儿,天上下起了微雨,我们抬眼望去,只见得天上雾蒙蒙的,一层层浓雾缭绕着远处的山。随后,能见度也降低起来。听队友们说,在两三座山峰以后的那座山就是云雾山了,而云顶就在其中。眼前的小路正连着那片群山呢。从小路走到了机耕道上,走过一段机耕道以后,我们又到了小路上。“该爬山了”,有队友说。果然,我们正站在山脚下。

小路连着山脉,我们开始爬山了。我们登上一步一步不成形的泥土阶梯和石板阶梯,一个老队友给我们介绍经验说:“上山路时要把身体前倾,这样可以省力。”是真的,我们这样做了,感觉要省力一些。随着登山高度的增加,我们开始费力了,虽然天气很寒冷,但汗水从我们的脸上、额上、脖子上、身上冒出来,我们都脱掉了外套,甚至有个别队友只穿了“真皮”衣服。我们气喘吁吁,呼吸急促代替了轻松,沉重的脚步代替了轻盈的步伐,身体前倾的曲线代替了潇洒的身姿。

由于我是第一次登山,我接受了队友的建议,走在了队伍的中间。陈队长见我没有登山经验,就安排了两个女队友一前一后地照顾我。叶合容队友取来一根可以拄着走路的棍子给我,以便上山时可以助我一臂之力,在路滑的时候或上山不好走的时候,她就拉着我的手一起走。一个队友的孩子,正就读于大竹中学高一,这位学生也来帮助我。别看他年龄小,但照顾我他却做得很尽心。“左边路有些滑,右边是悬崖,担心啊!互相照顾一下,注意安全!”这是发现险情的队友按照队长的指示在提醒大家。

虽然路不好走,我们登山队的队友可不畏惧,我们迎着山路,迎着艰险走上去。逢路我们走,逢山我们登,逢水我们涉,逢涧我们过,我们走得很开心,很快乐。你听,王老师、江老师和几个我们登上队的歌手,一路欢歌,唱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情怀,唱出了他们阳光灿烂的心声。这些歌声鼓励着我们克服着登山过程中的一切心理困难,让我们愉快地体会到了登山过程的快乐。

走进山里了,树荫遮住了我们的视线,这时,前后的队友们扯开嗓子,大声地喊山,“俄----呵”“依----呀”“啊----啊”“哈----哈”… …。这山谷回声的嗓音此起彼伏,一声高过一声,前后呼应。队员们都说,你别看这种喊法,它不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,更是一种排出肺中浊气很好的方法,它还是练习肺和量极佳的方法。听队友们这么一介绍,我也很感兴趣,也跟着喊起来。

我们呼吸着松树林中新鲜的、略带一点甜味的、含有松树香味的空气,闻着那山里大自然的树香、草香的气味,欣赏着大山里的一片片绿色,观看着山间那些美丽景色,眺望远处看上去渺小的景物,听着山里的那鸟语啼鸣,还听着山涧传来的淙淙流水声,我们陶醉,我们兴奋,我们快乐,我们为登山过程中的收获而享受着。

“这是大竹县海拔的最高处,它的高度是1183米,它的周围叫云顶,属于华蓥山系列。”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常队长告诉我们。我们一个个大踏步地跨过那让人值得纪念的大竹海拔最高点。我心想,有了这次徒步征服大竹最高点的经历,也不枉做一个大竹人了。

云顶休闲山庄出现在我的眼前。这时,天上降下来更浓的雾,缭绕着云雾山庄,我甚至感到浓雾也在缭绕着我们登山队员。一阵阵寒气向我们袭来,一些队友走进休闲山庄里面稍事休息,另一些队友在拍照纪念或四处观光。见到天正下着微雨并且很寒冷,队长担心队员们在这里呆久了会着凉,便决定随即下山。我也没有停留,脚步不停地跟着队伍一起下山了。

一条三国古道横亘在下山的途中,它在默默地诉说着两千多年的历史,承载着日月轮回的年龄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古道上的日月沧桑,又走上一条满是青苔的路。

下山的路很滑,由于长时间快速地走路而没有得到休息的我,很紧张地走在又滑又湿润的石板上。我一不小心,右脚向前面一溜,左脚跟着滑动起来,重力用在右手的小棍上,小棍承受不了重力,马上折断,我整个身体也向前滑动起来,失去平衡的我一下子重重地跌坐在地上,左手本能的撑在石板上。一阵钻心的疼痛从左手传来,我轻轻的转动一下左手腕,还好,没有伤骨,有简单医学知识的我作出判断。得马上用凉水淋我的左手腕,避免它出血,我知道。

前后的队友马上围到我的身边,他们非常关心我的状况,都问我要不要紧,是否需要帮助,王礼辉和其他几位女队友关切地把我从地上扶起来,她们让我站起来,慢慢地活动一下腿脚,看看有没有伤情。我活动了一下,还好,可以忍受的疼痛,问题不大,我放心了。队友小刘、小陈等都来帮我,有队友帮我背上了我的背包,有队友帮助我取出水瓶,不知名的队友取出自己的白色毛巾,文小梅队友帮我把它缠在我的左手腕上,帮我淋起凉水来。几位女队友为我穿上了我的羽绒服,以便避免感冒。为了我,大家暂停了行走的步伐,在等待我稍事休息,等待我稍事恢复。

一会儿,我觉得好多了,可以行走了,陈队长和常队长一再嘱咐王礼辉和叶合容一定要好好的照顾我,她们做的很细心,很尽心。王礼辉一直拉着我的手走,叶合容一前一后的照顾我,还有很多同路的队友在关心我,我深深地感到登山队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,成员之间就象兄弟姐妹一样,有着浓浓的手足之情。

又走了一段路程,很遗憾的事情再次发生。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快速行走而没有得到休息的我,我的两条腿开始抽筋了,我告诉何老师我再也不能走了,一定要坐下休息,以便恢复。何老师和几个女队友马上把我扶上附近的高地,让我坐下来休息,何老师还给我倒了一杯从家里带来一路辛苦背上山来的热开水,叫我一定要喝下去。面对大家的关心和帮助,我非常地感动,同时也感到很过意不去。我这一路下来,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登山不适应的状况,给队长们和队友们添了这么多麻烦,让队友们为我担心和关注,让队友们为我做这么多帮助我的事情。并且,为了我,耽误了大家登山的行程。

十多分钟以后,我感觉可以走路了,我们继续下山,可能是由于我的情况而影响了大家的心情,下山路上大家默默地走,不像开始那么开心了。没多久,我们便路过城西煤矿,很多的队友想到为我拦一辆车。不一会,一辆银白色的私家车急驶而来,它要向竹城驶去,李开天队友马上举手拦住了它。幸运的是,车里有李检的熟人,李检和江老师马上向车主求情,让他们载上我一起走,征得车主同意,我上了他们的车。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和队友们告了别,随着小车回到竹城,结束了我的第一次登山活动。

我想,这次经历我将永记心怀,它将让我永远感谢登山队,感谢我的登山队队友们,我永远祝福我的队友们。我还想,登山队除了是一个自由、健康、阳光、快乐的集体,也是一个团结、互助、和谐、关爱他人、帮助他人、具有兄弟姐妹情深的的集体。今后我一定会为了登山队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20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